隨著全球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加,許多非洲國家的人工智慧(AI)發展局限於引用現有的技術平台,如OpenAI的GPT、Google的Gemini或Meta的Llama,但一個名為DeepSeek的中國初創公司,改變了這一現狀,給非洲乃至全球的AI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啟示。
AI生態系統的再思考
一年前,全球AI競賽的格局似乎是被 OpenAI、Google 和 Meta 三家公司主導,這些科技巨頭投入巨額資金訓練功能強大的AI模型。一般的觀點認為,AI突破只能由擁有雄厚資金和先進計算技術的企業來實現。這種局面使得AI領域成為超大型科技公司專利的競技場,外界幾乎無法插足。
然而,DeepSeek橫空出世,顛覆了人們的這一觀感。這家中國初創公司發布了DeepSeek-V3模型,其性能媲美Meta的Llama 3.1,據報導,DeepSeek的訓練資金僅為560萬美元,與之相比,Meta的類似模型訓練花費約6,000萬美元,OpenAI的GPT-4更是高達1億美元。DeepSeek以大約千分之一的預算實現了競爭力。
更驚人的是,DeepSeek並未使用當前市面上最昂貴的Nvidia H100 GPU來訓練模型,而是採用舊版的H800芯片,並優化了訓練流程,從而極大地減少了計算成本。當其它大型公司使用16,000或更多的芯片來訓練時,DeepSeek僅憑2,000枚芯片便達到了類似效果。
DeepSeek如何挑戰AI現況
DeepSeek的成功不僅僅挑戰了技術巨頭的壟斷,也告訴了世界一個事實:AI的成功不再取決於誰擁有最多的資金和技術,關鍵在於如何高效而聰明地運用資源。於是,金融市場迅速做出反應,DeepSeek的公告發佈後,Nvidia的股價曾短暫下跌,因為投資者擔心大型企業可能不再需求大量的芯片。
對非洲的啟示
DeepSeek的突破對非洲AI初創公司來說是個絕佳的啟示。長期以來,非洲的AI發展被限制在利用外部資源,而非生成創新技術。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計算能力、資金和專業人才。但DeepSeek的成功可以改變這一思維模式。
如果一家面臨美國芯片出口限制的中國初創公司可以找到解決方案並優化其訓練技術,那麼非洲公司為什麼不行呢?這不代表非洲可以立即達到DeepSeek的規模,但這說明了AI的競賽尚未結束。DeepSeek顯示,創新可以來自任何地方。
未來,非洲的AI發展可能需要多元化的策略,從與更先進的外國技術合作到提高自身訓練技術,這將是非洲在全球AI競賽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如同 DeepSeek 提醒我們的那樣,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