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精心打磨履歷表、研讀企業資料、練習各種面試答案,甚至瀏覽過所有關於如何進入科技行業的文章時,這或許只是求職旅程的開端。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招聘經理們往往擁有一種第六感,能迅速領悟到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訪問了五位業內專家,這些專家從創業者到人力資源經理不一而足,他們不僅經歷過無數的面試,還為我們揭示了在面試的另一端真正發生的事情。

1. 軟實力至關重要

Waza 的人事運營經理 Olawande Omodaratan 經驗豐富,總能在幾分鐘內判斷出候選人是否合適。這並不是在草率的做出結論,而是基於多年的面試經驗和直覺。Omodaratan 解釋說,人力資源專業人士能夠“在表面之下洞察,從言語中識別真誠,區分出僅僅是面試技巧了得的候選人。”硬實力可以培養,但誠懇、溝通能力及文化契合卻不能。她的建議是:保持真誠,因為面試中的一致性和真實投入比完美排練的答案更重要。

2. 好奇心、適應力及學習心態

Pisi 的業務部主管 Bukayo Ewuoso 認為,有三種非技能層面的特質是絕對不可缺的。首先是好奇心:“這個人有多好奇?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行業裡,好奇心相當重要。”其次是應對組織變化或新流程的靈活性和適應力。最後是他所謂的“學習的可靠性”,即成長和主動學習的穩定意願。Ewuoso 表示,工具、系統或工作流程可以後天教授,但你要能在變化中主動發揮,這些軟實力是無法教的。

3. 展示作品和增加曝光

人力資源經理 Emmanuel Faith 強調的是曝光度。他建議在 LinkedIn 和 Twitter 等平台上“公開發表”。他表示,許多面試都是被這些關注他的人主動聯系的。這種方法不限於社交媒體上的存在,Faith 重視實際能展示技能的例子。對剛入行或轉行者而言,與其簡單陳述資格,不如創作能展示解決問題能力和行業理解的個人作品集。

4. 網絡和文化契合也是重點

Middleman 聯合創始人 Omolara Sanni 表示,許多非洲的初創公司通常從自己的網絡中開始招聘,她形容,“初期的團隊是由我們已經了解和信任的人組成的。” 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有外界的人因欣賞他們的企業而自薦加入,這也突顯出求職者的重要機會:深入了解公司並主動表達對其使命的真誠興趣。Sanni 強調:文化契合與技術技能同樣重要,尤其是在強調團隊合作能力及適應性的快速發展的初創環境中。

5. 潛力重于完美

Enif.ai 聯合創始人 Oreoluwa Olaitan 提供了另一種對完美候選人的看法,“假如我面前有一位契合度達90%的候選人,但他的心態閉塞,另一位契合度達80%但展現出熱情和成長潛力的候選人,我會選擇後者。” 她曾聘用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社交媒體實習生,這位候選人雖然缺乏正式經驗,但曾志願者參加組織活動、獨立管理賬戶且獲得相關認證。對她而言,動力和學習意願是清晰可見的。

對於求職者來說,展示成長潛力和學習敏捷度可能比滿足職位描述中的每一項要求更有價值。求職者可以創建報告、開發個人項目或在相關領域做志願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承諾和能力。

給予求職者的核心提示

  • 重視軟實力: 溝通、真誠和契合度非常重要。

  • 培養好奇心和適應力: 展示你的學習能力並能在需要時靈活應變。

  • 證明你的價值: 公共作品、項目或作品集的展示勝過千言萬語。

  • 保持堅韌: 被拒絕是求職過程的一部分;曝光和保持一致幫助巨大。

從這些專家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企業愈加注重在技術技能之外的人文素質。伴隨著非洲科技生態系統的成熟,公司不再僅僅尋找滿足文件要求的人,他們尋求的是合作者、創新者和終身學習者。真誠、自信並展示你的潛力,這樣才能從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他們期盼的那位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