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月,CBEX加密貨幣投資平台大崩潰,震驚全球投資界。這個自稱是「中國北京股權交易所」的平臺突如其來地凍結了使用者賬戶,讓投資者驚慌失措。CBEX以其高額的投資回報吸引大量投資者,聲稱在短短30天內便可獲得100%的報酬。這一破綻百出的謊言最終露出真面目,讓數千名投資者財務損失慘重。

根據多方消息,投資者在此事件中損失的金額從最初報告的約8億美元縮減至600萬至1,200萬美元,但對於受害者來說,這仍是個不小的數目。該平台利用人工智能(AI)驅動的交易策略作為誘餌,實則是一場典型的龐氏騙局。CBEX甚至在一些國家媒體上打出廣告,謊稱其為一種「扶貧計劃」,以此來提升平臺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CBEX的運營結構顯示,當投資者資金進入平台時,實際上是被快速轉移到其他加密錢包上,然後轉換為另一種虛擬貨幣。這種方式不僅讓投資者在自己帳號上看到的僅僅是數字幻象,更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在「交易」的過程中賺取了利潤。最終,當投資者嘗試提領資金時,他們只能從其他投資者的存款中獲得部分資金,而整個騙局完全依賴於不斷吸收新資金來進行運營。

在CBEX崩潰之前,一些社群媒體分析已經做出警告,指出CBEX展示了多項危險信號,如不切實際的高收益承諾、假冒的交易信號準確性、以及不透明的網站運營現狀。然而,這些警訊並未引起投資者的重視。

CBEX逆勢而上,吸引了社會各階層投資人,個別投資者的損失高達數萬美元。該平臺精心設計了各種「官方」文件,宣稱註冊於某些官方機構。即便CBEX確實出現在FinCEN的資料庫中,美國當局仍強調這並不代表其具有合法性。很多詐騙者常用偽造或誤導性文件來詐騙投資者。

CBEX崩潰的最後幾周,平台力推某些空頭廣告,謊稱亞洲市場即將開放,藉此吸引新資金流入。許多投資者被這些所謂提升階梯投機取巧,最終成為騙局的犧牲品。當平台徹底消失後,憤怒的投資者紛紛走上街頭,搜索CBEX在各地的辦事處以尋求救濟與解釋。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早就對CBEX提出警告,明確表示該平臺未合法登記,因而其業務運作屬非法行為。根據2025年新簽署的投資和證券法(ISA),未註冊運營的數字資產平臺將面臨嚴厲懲處,最高可處十年監禁和4000萬奈拉的罰款。

CBEX事件讓人看到台灣投資者相似的潛在風險,影響深遠。台灣投資者不應只被高額回報的曖昧承諾所蒙蔽,還需了解平台合法性。最重要的是,投資時候應依賴自己的理智而非貪婪,不要投入自己承擔不起的資金。

全球經驗教訓:如果某項投資看似過於美好,那就可能隱藏著危險。CBEX崩潰再次告誡我們,做好投資前的盡職調查,了解合法監管機構的最新動態及相關審查程序,才能在投資路上避免成為「餓豬」被「吃掉」,保持利益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