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銷團隊中採用AI往往感覺像是一場混亂且缺乏協調的冒險。沒有一個清晰的計畫,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停留在實驗階段,影響有限。不過,若是將AI強行固化在僵硬的結構中,又會扼殺其潛力。對於行銷領導者來說,挑戰在於有效地整合AI,避免過度複雜化或拖慢創新的步伐。
AI整合不是一次性任務
超過75%的行銷領導者認為AI對行銷具有積極影響。然而,許多人不確定如何從AI的實驗階段過渡到全面整合。缺乏明確的路線圖使得行銷長難以推動有效的改變,導致努力分散和投資報酬率有限。雖然鮮少有企業願意承擔大規模轉型的風險,因為其高達70%的失敗率,然而,未結構化的、自然發展的AI應用也不是出路。
有效的AI整合需要結合結構,將努力與組織目標和治理界限對齊。據Capgemini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其必須具有彈性且可迭代,並能隨AI的進步而進化。隨著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行銷組織必須具備以跟上AI進化的結構。
五個自適應AI整合的關鍵要素
建立一個具有自適應性且以AI為前導的組織,需要分步將以下元素整合到行銷操作中。
1. 動態治理
與其在企業內網中藏匿靜態AI政策,不如建立自適應的治理機制。跨功能的AI理事會和工作組應定期舉行會議,更新新興能力,評估風險,並根據學習修訂指導方針。
大企業需要有一個由各功能代表組成的AI理事會網絡,以建立一套流暢的互相關聯指導。例如,可以有一套核心AI指導方針,為單一使用情況或功能提供專門的指導使用AI的力量來保持團隊一致性。考慮將政策文件和資訊上傳到自訂的GPT中,使組織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詢。
2. 響應式規劃
與其制定詳細的多年計畫,不如採取更短期的規劃周期,隨著AI的發展而演變。採用季度性大廳計畫等實踐,根據新的AI發展、組織學習和市場條件變化調整優先級。
季度規劃,結合較小的團隊層級規劃周期,如sprints,讓你在需要時保持戰略一致性,同時能夠快速修正。
3. 持續學習和整合
了解如何感知、行動、試驗和改進,然後將學習融入個人、團隊和舉措中。這種心態和對文檔化和共享洞察的強烈關注將幫助你的組織適應。像AI理事會一樣,使用AI來捕捉任何人都可以查詢的學習。
4. 靈活的技能發展
最近,我看到了一個AI碩士課程的廣告,讓我忍俊不禁,因為我想到兩年內的課程內容會有多麼過時。學習正在進化,許多人通過視頻或實踐獲得技能。也就是說,AI不會消除結構化訓練計畫的需求。
從一次性的訓練計畫轉向定期的技能評估,以識別新興的需求。考慮採取混合的學習方式和機會。利用結構化的同行學習網絡,比如實務社群或線上Slack頻道。一些我最好的提示技術是從同事那裡即興學到的。
5. 演變的衡量
行銷領導者面臨著證明AI努力的投資報酬率的強烈壓力,但機會主義的方法通常導致努力分散且結果不明確,從而使投資更難衡量。
這些衡量標準重點在於推動業務成果而非生產力。如果在創作400篇部落格文章的時間一樣而這些文章卻對業務沒有影響,那麼又有何意義?
邁向自適應的行銷組織
採用這些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請考慮你的行銷團隊可以做出的微小轉變。作為行銷領導者,你可以將以下做法納入你的努力中。
以清晰的意圖啟動
與其他領導者合作,定義成功的AI整合對於組織和行銷部門意味著什麼。建立你的北極星,並提倡有目的地使用AI。雖然工具的試驗是必需的,但這也是個無底洞。清晰的方向會指引所有層級的活動,從工具到流程再到使用情境。
建立自適應的領導能力
組織中的許多人會依賴領導者給予方向,但那些堅持固定計畫、僵硬的預算和微觀管理的人會強化現狀。為了推動自適應變革,幫助領導者和前線工作者發展關鍵技能——理解AI的能力、管理不確定性和從指令到教練的方法轉型。
專注於整合而非實施
AI整合遠不止於工具。與其簡單地實施工具,不如考慮工作流、決策過程和團隊結構。不要一口氣改變一切,而是逐個有意義的部分來演化組織。
維持戰略一致性
AI加速了行銷的幾乎每一個方面,從內容創作到決策。但做得更多也需要更多——更多的監督、對齊和管理。AI可以支持這些努力,但無法確保戰略重點。使用可視化、AI儀表板工具和定期的對齊會議來保持團隊和技術的焦點。
展望未來
AI整合的路徑不是線性的,也永遠不會完全結束。要趕上進度,你必須建立不斷演化的能力,這需要在你的運作中根本轉變。
好消息是作為行銷領導者,你有很好的位置來推動這一轉變。憑藉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為和技術的經驗,你的團隊可以開創AI整合的新策略,將結構與彈性相平衡。
成功在於建立一個不斷隨AI演變的自適應組織,不斷學習並改進其方法。關鍵在於開發這些自適應能力,為持續演化而非一次性變更營造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