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享搭乘巨頭 Uber 正在加速其自動化的野心,但至少在近期內,非洲可能不會分享這趟旅程。

2025 年 7 月,Uber 宣布與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百度合作,將自動駕駛出租車整合進入 Uber 應用程式。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在亞洲和中東推出,並計畫擴展到歐洲和大洋洲。像鳳凰城、奧斯汀、亞特蘭大和阿布達比等城市已經提供 Uber 自駕車的服務,全球還有更多地區的部署也在進行中。

至於非洲?目前還不在計畫之中。

Uber 並沒有自行製造自駕車,而是更加專注於策略聯盟。除了百度,Uber 還與在美國上市的 WeRide Inc.、Pony.ai 和北京 Momenta Technology Co. 建立了合作關係。這些合作暗示著一個未來,Uber 將成為由來自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外部創新者提供支持的自動駕駛平台。

這則消息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前交易中,Uber 股價小幅上升了 0.13%。

為什麼非洲不在其中?

非洲並沒有完全缺席移動創新。像 Spiro、Ampersand 和 Moja Ride 這樣的電動車公司都曾在非洲大陸測試他們的早期車型,這表明非洲可以成為新興移動技術的肥沃土壤。

然而,自駕車所需的生態系統遠比電動車複雜得多。據非洲開發銀行稱,非洲大陸的道路交通死亡率是全球最高的,每 10 萬人中有 26.6 人死亡,而歐洲只有 6.5 人。糟糕的道路基礎設施、不可預測的交通行為和不完善的路牌對引導自動駕駛車輛的機器學習算法構成了重大挑戰。

除此之外,互聯網連接和數位地圖基礎設施的缺口又是一大障礙。與那些擁有高清地圖和 5G 連接以支持自動化操作的發達市場不同,大多數非洲城市缺乏支持甚至基礎的三級自動駕駛所需的數位骨幹。三級自動駕駛指的是車輛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自行駕駛,但仍然需要人在要求時接管。

法規環境也不夠完善。雖然歐洲、美國和中東部分地區正在為自駕車制定安全、責任和測試協議方面的法律,但大多數非洲國家甚至尚未開始這方面的討論。

然而,南非是一個例外。南非最近開放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試點測試,並在引導法規討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從整體而言,非洲的大面積採用仍然遙遙無期。

尼日利亞出生的車輛融資公司 Moove 已經與谷歌的自動駕駛車輛子公司 Waymo 合作,在鳳凰城管理一支自駕車隊,並即將在邁阿密上線。這表明非洲的人才正在為全球自駕車的發展做出貢獻,但這些發展距離故鄉仍然很遠。